搜索"恩斯特·刘别谦" ,找到 7部影视作品
导演:
剧情:
法国音乐家保罗·雷纳德 (菲利普斯·霍姆斯饰) 一直被自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杀死的士兵沃尔特·荷尔德林的记忆所困扰,他向一位牧师 (弗兰克·谢里丹饰) 忏悔,牧师赦免了他。保罗利用在死者身上发现的一封信上的地址,前往德国寻找家人。随着反法情绪继续在德国蔓延,荷尔德林医生 (莱昂内尔·巴里摩尔饰) 最初拒绝欢迎保罗到他家做客,但当他儿子的未婚妻艾尔莎认出他是在沃尔特的坟上献花的人时,他改变了主意。保罗没有透露他们之间的真实关系,而是告诉荷尔德林一家,他是他们儿子的朋友,和他上过同一所音乐学院。尽管敌对的镇民和当地的流言蜚语不赞成,荷尔德林一家还是和保罗成为了朋友,保罗发现自己爱上了艾尔莎 (南希·卡罗尔饰)。当她带保罗参观她前未婚夫的卧室时,他心烦意乱,告诉了她真相。她说服他不要向沃尔特的父母坦白,他们把他当作他们的第二个儿子,保罗同意放弃减轻良心的负担,留在他的养父母身边。霍尔德林医生把沃尔特的小提琴送给保罗,保罗拉着小提琴,艾尔莎用钢琴为他伴奏。电影的原名《我杀的人》被改为《第五诫》,以避免“给公众留下关于故事人物的错误印象”。最终以《破碎的摇篮曲》为片名上映。
导演:
主演:
剧情:
刘别谦遗作,其笔触修成了正果。孤女要步叔父后尘当水管工,却跟英国这个讲究阶级与男女有别的社会格格不入。逃出纳粹魔掌的波兰诗人,像找到同道中人般发现了她,但她这时却跑去当女佣,还打算像正常人一样嫁入寻常绅士家。来了美国二十多年,刘别谦才将自身处境总结起来。片中上至贵族下至仆人尽管嘴脸可笑,但不致面目可憎,反而都有几许人性的落墨,也许这才是刘别谦笔触的最高境界。更厉害的是,这些笔触仿佛都融会在两个主角身上,不经意间能跟观众心灵互通。今天回看,这是他最欧洲化的作品,近亲不就是雷诺亚。
导演:
剧情:
波兰华沙有一个剧团,其中有一名演员Bronski极其擅长模仿德国纳粹领袖希特勒。Maria Tura和Joseph Tura是剧团里的一对夫妻,剧团最近正在上演《哈姆雷特》。演出间隙,Maria收到了一束鲜花,来自一个年轻的飞行员Stanislav Sobinski,趁着Joseph在舞台上念著名台词“to be or not to be”的时候,她安排Sobinski进了后台,两人情愫暗生。然而不久后,纳粹侵略波兰,Sobinski只能前往作战。Sobinski所在队伍的领导是Siletsky教授,Sobinski想让Siletsky帮忙带封信给Maria,然而Siletsky却连著名女演员Maria都不认识,于是Sobinski开始对Siletsky产生了怀疑。Sobinski为了追踪Siletsky又回到华沙。而另一方面,Maria却被两个纳粹士兵带去见Siletsky,Siletsky对Maria也是心生爱慕,更希望Maria成为纳粹在波兰的间谍。Maria借故逃回家,却在家中意外的碰到了Sobinski和她的丈夫Josef,这段三角关系该如何收场,他们又要如何联手对抗纳粹?
导演:
主演:
剧情:
刘别谦初嚐美高梅大製作的派头,一切笔法更神采飞扬。开敞的场景、空前的排场让人物里里外外恣意张开:寡妇的心更显孤独,男女的爱更加没处安放。坐拥小国大部分财富的寡妇忽然要搬到巴黎重新寻找生活色彩,国王唯恐国祚不保来一招美男计,派出风流种子色诱寡妇。本来一个用情一个求性,几番邂逅与折腾,改写了男男女女的基本需要。歌与舞没有卖弄甜腻,反而放在爱情的沉重中换来了歌颂。歌与影无间交流,刘别谦轻歌剧巅峰之作,亦成了荷里活极有代表性的一章。司花利亚与珍娜.麦当奴最后一次合作,后者散发从未有过的成熟韵味。堪称最性感的音乐剧。